【ABLE】海上長城•百年石滬修復志工活動,圓滿落幕

守護台灣生物多樣性 從生態修復志工做起 

在秋日的暖陽中,研華科技攜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率領27位研華同仁善用員工福利-每位研華同仁每年享有2天志工假前往桃園市新屋區石滬群,向國寶級師傅將手把手傳授石滬修築技藝,讓志工從工作中見證老祖先的智慧,並藉由口耳相傳的漁村故事,反思過度捕撈與永續餐桌等環境議題。   

在志工服務開始前,邀請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位同仁講解台灣生物多樣性的豐富與珍貴之處,並帶領同仁思考從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簡單的小行動可以促進地球永續。從最簡單的攜帶環保杯、環保袋與環保餐具,到小額捐贈或付出志工服務,做一個地球守護者一點也不難。此外課程中並講解「生態工作假期」理念,生態工作假期(Eco-Working Holiday)是一種結合「生態教育」與 「義務勞動」來貢獻社會的志工形式,用自己的雙手守護山林、海洋、濕地,根據不同場域需求,執行生態保育、在地文化維護以及歷史建物保存等行動,讓志工為自己寫下與這塊土地連結的故事。

體驗石滬文化與修復石滬行動 

來到讓人興奮的石滬修復行動,志工們前往新屋古至今留下漁獵脈絡的海上長城,是台灣本島最大的石滬群,這種永續魚法不僅蘊含人文風采,更展現先民 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精神。石滬多孔隙的特性,可以造就多樣性生態,成了魚蝦貝類、螃蟹的家。今天研華志工們在桃園石滬協會指導下,一起修復的就是被桃園政府正式公告為有形文化資產石滬,包含其文化景觀價值、修復技術等等。   

在活動中,我們協助四號石滬疏通3條溝渠,讓水道疏通以便石滬工作;在老師傅的指導下,我們幫忙搬運好重好重的大石頭,堆疊屹立不搖的石滬埕讓漁民能捕魚;又或者利用小石頭敲敲打打強化石滬結構,好讓它在多天災的台灣繼續屹立下一個百年,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同場加映的是:見證傳統漁法如何捕撈新鮮漁獲,志工們還一起捕獲了大約20斤的魚貨。原來,這些傳統又永續的漁法是這麼樣地貼近我們的生活。   

桃園石滬協會與在地居民在日常中亦進行回收漁網作業,為推動循環經濟盡一份心力。目的就是要減少幽靈漁具Ghost Gear亦稱「鬼網」,在海中持續無差別捕魚好幾百年,甚至傷害到海中無辜生物,諸如鯨豚、海龜等。這些循環經濟的概念應用到企業中也有可切入點,諸如: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相較於線性模式,重視資源再利用、降低浪費、減少廢棄物等原則,透過產品設計、物流優化、鼓勵回收等方式,讓每項資源的副產品或損 壞的商品,都能進入新的循環,成為新的原料或素材,除了更環保之外,也 能降低生產成本,幫助企業與資源共生,進而達到永續經營的目的。

 溫馨分享 持續做大自然的守門人 

活動結束後,同仁們分享自己參與活動的心得。有同仁表示,自己持續有參與環保組織的活動,舉凡山林保護、海洋保護、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更不吝每月捐出所得最給力的支持。還有同仁分享第一次參與如此特別的石滬修復活動,沒想到台灣居然有如此珍貴的文化遺產與豐富生態圈,自己雖然不是第一線的環境工作者,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仍舊可以用身體力行的方式讓人綠色生活每一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