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are-研華愛分享】A-2550 藍永昇閱讀心得分享
巴爾幹由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阿爾巴尼亞、塞爾維亞與波士尼亞所在的半島地帶,在歷史或地理課本中,都以歐洲火藥庫稱呼它,但是並沒有說明原因,在作者馬克˙馬左爾的巴爾幹簡史中,讓人理解這並非是巴爾幹的居民特別好鬥,而是介於歐亞之間、基督教與伊斯蘭之間、乾冷的歐洲與溫暖宜人的地中海之間特殊的位置所造成。
資源的爭奪,自古以來是各民族的生存之道,巴爾幹因為是歐亞之間的交通要道,當歐洲或西亞有帝國崛起,都會試圖通過巴爾幹,延伸帝國版圖,隨著兩方勢力消長,這個地方的統治者也頻繁更迭。加上多山的地形影響,開發程度與中西歐相比,落後數十年。尤其基督教與伊斯蘭之間的恩恩怨怨,更是眾多衝突主要的原因,時至今日美國所代表的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還是衝突不斷,只是地點已經不再是巴爾幹,而是美國與中東。
巴爾幹歷史分分合合,當強大的帝國如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和鄂圖曼土耳其帝國興起,這些弱勢的民族就被迫併入帝國領土,當帝國式微,不是被另一個帝國搶走,就是獨立建國,由於民族國家的興起,漸漸地就分別獨立成現在的國界,有可能會繼續分裂,端看當時的居民認為怎樣的國家最符合自身的利益。文明的搖籃希臘,因為位於歐亞邊界而捲入長久的動盪,2010-2018因為債務問題,甚至差點被踢出歐盟,令人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