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are】地震與文明的糾纏

    地震的歷史與地球一樣古老,但是人類對地震的了解卻是大約在六世紀時才開始,更早之前,都是以神的力量(警告或是懲罰)來解釋地震,慢慢的,有些人試著用更理性的方式來描述地震的成因,一開始希臘的泰勒斯(Thales)認為地震是因為土地浮在水上,當波濤洶湧時,浮在上面的土地就產生地震,這是從船隻航行時的感受得來的靈感。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認為地震是土地因天候裂開時產生的振動。到了十八世紀,葡萄牙里斯本的一次地震,則摧毀了天譴的普遍認知,因為當天很多人上教堂做禮拜,地震震垮了教堂,奪走了這些神的信徒的生命,卻讓那些不信神的人活了下來,這是完全無法以神學角度來解釋的。將地震的傳播以波的性質來解釋也是在這個時期,英國的米契爾(John Michell)認為岩石看似堅硬,事實上也是有一定程度的彈性,能傳播地震波,因此附近的地區在差不多的時間都感受到地震,其後的科學家們努力的補足修正這個學說的不足之處,建立了現代地震學的基礎。

        地震學劃時代的進步出現在1889417日,德國的瑞布爾帕西維茲(Ernst von Rebeur-Paschwitz) 偶然間從觀測地球重力的儀器測斜儀 (tilemeter) 觀察到前所未見的劇烈震盪,幾個月後,從報紙得知,當天在日本發生了強烈的地震,雖然東漢張衡所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也能遙測地震的發生,但是因為缺乏文獻證明,不確定是否有發揮實際作用。觀測地震的儀器經過多年的改良,現在也變得非常精巧而且不太需要人的維護,只要透過無線的傳遞,就能把數位化的資料傳回研究中心。現代地震學把地震波分為P(primary wave)S(secondary wave) 和表面波(surface wave),三種波在地殼的傳遞速度不同,反射係數也不同,因此可以從這三種波到達的時間差來計算震央的距離,也可以探查地球內部的結構。偶然的,地震學也成為國防科學的一環,因為冷戰時期,美蘇競相發展核子武器,雖然雙方同意不在大氣中及水下試爆,但是地下試爆還是持續進行,為了監測對方的地下試爆,地震學便派上用場,展開矛與盾的較量,試爆方用不同的方式掩蓋試爆的進行,如與大地震發生同時試爆,監測方則努力的破解,把天然的地震與人為的爆炸區分開來。

        現在發生地震時,新聞總是會說這個地震的芮氏規模(Richter scale)大小,其實它的正式名稱是近震規模(local magnitude scale)依照古騰堡(Beno Gutenberg)與芮克特(Charles Richter)定義,在距離震源100公里處量測到的最大波峰為0.0001公分,地震規模為0,並依所訂公式計算更大的地震規模。而對人類的影響,從這個數字是看不到的,因為有些地區人煙稀少或是建築物都很耐震,即使地震搖晃劇烈,也不會造成多大傷亡,如果相同的情況發生在人口密集且建築普遍不耐震的地區,便會造成慘重的傷亡,另外,地震造成的海嘯的危害也由於2004年蘇門答臘地震造成泰國嚴重傷亡引起各方注意。

        地震學的未來朝著預測而努力,近來地震預警已經漸漸普遍,常常手機會響起警報,震央在宜蘭的地震約在幾秒後會到達台北,期望爭取一些疏散時間,但是因為距離實在太近,效果並不明顯,而地震發生前的預測,目前還是有難度,沒有一個準確的方法,期待未來真的有人能參破天機,為人類的安全有長足的進步。眼前最實際的作法,還是加強建物的耐震,只要房子不垮,傷害就能減到最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