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hare】《大腦解密手冊》讀書心得

iShare-研華愛分享

人腦真是神奇,剛出生時,只會進食及哭鬧,但是沒幾個月就會笑會玩會說話,可以控制身體運動,許多科學家都為此深深著迷,企圖解開這個秘密,本書的作者 David Eagleman也是其中之一。

他把人腦比喻為 FPGA,人腦的神經觸突一直在變化,從出生開始,一直增加連結的數量,兩歲時達到最高峰,之後便開始修剪這些連結,讓整個連結更清楚,更有效率,這也是熟能生巧的原因,當我們重複做一件事時,那部分腦神經的連結便得到強化,變成下意識的動作,所以運行起來更快更有效率,這時腦部其實沒怎麼活動,只有必要的神經元在活動而已,因此它是最有效率的。

為了證明腦部的可變性,作者也做了一些有趣的實驗,例如設計一個左右相反的眼鏡,它類似於VR眼鏡但是畫面並不是虛擬的只是左右相反,當受試者戴上眼鏡後,剛開始會非常不適應,常常撞到東西,幾乎跟瞎子一樣,但是2周之後,就與常人無異,腦袋已經自行修改完成,把由視神經輸入的訊號,左右相反來解釋,同樣的道理,如果設計一個裝備,可以把周遭環境反映在背上皮膚的感覺,久而久之,我們就可以透過背來感知背後有人接近。另一方面,作者也說明意識是很多腦細胞競爭出來的結果,只不過競爭的時間非常短。

看了這本解密手冊,想到時下流行的潛能開發或許是與生物本能背道而馳,我們的腦極盡所能的要讓能量消耗降低,所以在熟練之時,腦神經以強的連結作為完成動作所需的最短路徑,如果潛能開發是要讓所有腦細胞都能動起來,那整個腦袋所產生的熱量,會把腦袋煮熟。雖然輸在起跑點,但是能跑完全程才有意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