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2018有機農場上半年5~6月心得分享

2018有機農場上半年5~6月心得分享【張頌昇】

就以前的經驗,只要過了清明節氣之後,就會開始進入梅雨季節,所以種植菜苗最好在清明節前完成,不然連續的陰雨會讓作物不容易生長,甚至被過多的雨量給淹死;而今年(2018)的氣候出現了反聖嬰現象,讓台灣從清明節到端午節這段時間幾乎沒有下雨,都得靠山明兄不持辛勞幫大家在上班時間澆水灌溉。就個人負責的區域來說,個人負責的區域算是較外圍的區域,灑水器可以澆到前半部區域,下圖是個人種植的糯米椒,拍攝時間是四月最後一周,可以從圖片看出,糯米椒這區的土壤還保持著部分潮溼狀態。

而中間部分則種植小黃瓜與秋葵,從下圖可以看到,這區域土壤出現乾褐色的狀態且作物都出現奄奄一息,每片葉子都萎縮要保住水分不要散發的樣子;而且種植時間已超過五週,只有一株小黃瓜有開始爬藤與開花外,其他幾株都還維持著幾片葉子的狀態,每次到農場除完雜草後,接下來就是去農舍旁的將水桶裝滿水後,再提來負責的區域澆水,而個人負責的區域與農舍有段距離又有一個坡道,提水過來都不算是件輕鬆的事。

個人後半部則是種植南瓜,從下圖來看這區域還是一樣是呈現乾褐色且幾乎沒有水分的狀態,原本個人在這區埋了超過十組的南瓜種子,但能順利發芽的南瓜種子只有三顆,幸好這一區有防風竹林遮陽,所以葉子的水分不會蒸發過快,葉面仍保持著張合的樣子。

比較有意思的是個人所規劃的地瓜葉隔離區,當初是為了隔離小山坡漲上來的雜草所做的隔離區,這區地瓜葉幾乎沒有麼照顧,頂多只是拔掉一些長出來的空心蓮子草等雜草,或是將用剩的肥料隨意撒在地瓜葉上,澆水也是隨便澆一澆,結果同一區的小黃瓜一副快枯委的樣子,而地瓜葉則是長的非常茂盛,翻開地瓜葉查看這區土壤的狀態,都是保持著點濕潤的樣子,大概是茂密的地瓜葉讓地表水分不會被太陽直射曬乾。

仔細看地瓜葉與作物之間的走道,發現空心蓮子草已被茂密的地瓜葉子擠到走道,原先隔離區的意義就是要抑制小山坡旁的空心蓮子草蔓延到個人負責的區域與降低拔草的時間,但沒料到空心蓮子草會以這種方式繼續入侵個人負責的田畦,又得增加拔除雜草的時間。

進入五月後,日照時間開始感到變長,且氣溫都超過三十度以上,明顯感受到夏季來臨;而個人前半部所種植的糯米椒與地瓜葉都順利的成長,茂密的葉子遮住根部的土壤。讓根部的水份不會被大太陽給快速蒸發,而葉子沒有遮住的地方,則明顯呈現乾褐色,可以看到下圖左下角讓人頭痛的牛筋草,因得不到充足的水分而出現枯萎的樣子。

而糯米椒在種植約七周後開始開花,一次會長出不少花苞;糯米椒的花是白色五瓣小花, 猛一看非常像青椒的小白花。

而且仔細找找,還可以找出已結果的糯米椒,第一批長出來的糯米椒都是彎彎曲曲的形狀,就有機農場的種植與收成C/P值來說,糯米椒的結果率與收成率比青椒還要高。

第一次的糯米椒收成雖然不多,只有不到十條,且長度與樣子都可說是次級品等級,但在種植超過七周後第一次的收成也是讓人非常的開心。

但生長狀況好的作物只有前半部,中後半部的小黃瓜與秋葵生長狀況就真的令個人嘆氣,截至五月為止, 只有三株小黃瓜順利存活,其他的七株小黃瓜被大太陽曬到枯萎,存活的三株小黃瓜雖然開始爬藤與開花,但是每片葉子都像隨意掛在架上的抹布那樣的低垂,看樣子個人不用期待今年這期的小黃瓜收成了。

後半部的南瓜同樣的生長不順利。生長的三株南瓜在五月份還長不出超過兩公尺的南瓜藤,雖然這些南瓜發育不良,但就植物的本能,還是長出花苞想要繼續繁殖下去。

過了五月中旬之後,糯米椒正式進入採收時候,整區糯米椒葉子都長得非常都茂盛,其中帶有不少的小白花與花苞,可能是有辣椒屬性的關係,幾乎沒有昆蟲會啃食糯米椒的葉子與果實。是有機農場少數不需要花心思除蟲的作物之一。

因葉子都太茂密了,需要翻開葉子尋找已結果的糯米椒,一株糯米椒樹叢可以長出不少糯米椒,個人這次共種植約十四株糯米椒,所以從五月中下旬後幾乎每次都可以收成一台斤左右的糯米椒。

但是個人除了糯米椒之外的作物,就沒有那麼好的收成了,像下圖的小黃瓜葉在五月份還是維持著抹布般的下垂,可能是過於缺水的關係,雖然小黃花瓜藤有長出花朵與小黃瓜結果,但是和之前相比或是其他組別,真的可說是差距過大。

而南瓜更不用提了,截至六月初,南瓜藤長不到十公尺左右,雖然有開出南瓜雄花,但數量也只有兩朵,看到這種狀況,真的不用期待這一期南瓜會有收成了。

因這期唯一有大量收成的就只有糯米椒,就拿糯米椒與其他組別的農友分享各自的作物。下圖是與農友互相分享的絲瓜,這次農友種植的絲瓜非常的漂亮,且甜度很高,下期如果有機會,個人也要挑戰種植絲瓜。

既然收成那麼多的糯米椒,就要將其作成美味的料理;糯米椒是種沒有辣味的辣椒作物,而且椒類特有的嗆味也比青椒淡,很適合不喜歡吃青椒料理的大朋友與小朋友;提到糯米椒料理,大都是以大火快炒為主,這樣才能保留糯米椒脆的口感,第一次收成得的糯米椒因為量少,所以突發奇想用微波的方式料理糯米椒:;下圖是微波後的糯米椒,吃起來的口感就是泡了水的青椒,第一個感想就是建議農友們盡量不要用微波爐料理糯米椒。

提到糯米椒快炒料理,大多人都會想到糯米椒炒魚乾或糯米椒炒豆干;個人也不能免俗,第一次使用魩仔魚乾炒糯米椒,因魩仔魚乾偏鹹且較容易吸油,且所以這盤料理吃起來較為偏鹹與油膩;有點遮住糯米椒專有的清淡味道。

第二次就用傳統丁香魚乾與豆乾一起炒糯米椒;加了豆干之後,整體口感就提升不少,而且快炒出來糯米椒有種清脆的口感,是一道非常下飯的料理,只要一盤糯米椒炒豆干與沙丁魚乾,個人就可以配兩碗以上的白米飯。

就算糯米椒炒豆干與沙丁魚乾在怎麼好吃,連續吃同一道料理也容易吃膩,所以個人也上網找尋糯米椒的料理方式,下面網頁是食譜社群網站iCook愛料理的糯米椒食譜

網頁前幾頁也是推薦常見的糯米椒炒豆干與沙丁魚乾之類的料理,但多翻了幾頁找到了催淚蛋(糯米椒炒荷包蛋)的作法,據稱這道菜是改良川菜的"尖椒荷包蛋"料理,調理方式就請參閱下面網站的說明,個人就不多加補充,用手上現有的食材,不需要多費功夫就能簡單的做出這道美味,真的很佩服改良與發明這道菜的廚師。

iCook愛料理的糯米椒食譜: https://icook.tw/recipes/search?q=%E7%B3%AF%E7%B1%B3%E6%A4%92

催淚蛋- 炸蛋糯米椒by 欣蒂小廚娘- iCook 愛料理: https://icook.tw/recipes/154870 

開飯川食堂•催淚蛋 http://food.ltn.com.tw/article/4400 

(下圖是網路找到的"尖椒荷包蛋"料理,用的是花椒與糯米椒,大量的紅色醬汁澆在荷包蛋上面,看了說明之後還是回頭吃改良後的催淚蛋(糯米椒炒荷包蛋))

農作講究風調雨順,合適的氣候與雨量能讓作物獲得最佳的成長,總結這期五六月的心得,真的要感謝山明兄不辭辛勞的為大家的作物澆水,不然以這種陽光與氣溫,不少作物都會缺少水分而發育不良甚至枯萎;而除了山明兄的幫忙外,不少農友自己也非常勤快的來農場種植作物,像下圖農友分享給我的莧菜與大黃瓜,都是需要時常來才有辦法種出這麼大與好吃,是我這種一周來一次的假日農夫所種不出來的農作物,雖然說耕作與收成不一定會成正比,但常常來有機農場耕作,絕對比不常來更能種出更大、更多、更好吃的作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