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與天鵝共舞 台絃春季音樂會優雅登場

  春夏交替的時節,五月的藝文沙龍在理查‧史特勞斯的天鵝之歌中優雅登場。由研華文教基金會贊助、台灣絃樂團協演的「世界的變容:理查‧史特勞斯的天鵝之歌」春季音樂會,五月十三日(週二)晚間假國家音樂廳舉行,吸引不少研華伙伴在忙碌的工作之餘一同前往欣賞。

  音樂家的偉大,是因為能用音符豐富生命力的深度,陶冶愉悅人的情緒與精神,音樂會便是在這樣的理念設計下,由理查‧史特勞斯選自歌劇《隨想曲》的弦樂六重奏揭開序幕 (R. Strauss, String Sextet from opera “Capriccio”, Op.85) 。

  跨越十九世紀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的德國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Strauss, 1864-1949),是浪漫時期的最後作曲家,他的作品從早期的濃厚感官色彩,轉型至中後期的仿古典歌劇,擁有穠纖合度的聲化抒情段落,搭配充滿嘲諷的劇情。《隨想曲》便是在這樣的背景時空下,加以浪漫晚期充滿半音的變化,織造出黃金般的旋律。

  令人更為驚豔的是,台灣絃樂團於下半場的演出中挑戰理查‧史特勞斯《變容,為二十三把獨奏弦樂而作》 (R. Strauss, “Metamprphosen” Study for 23 Solo Strings)。這首單樂章的樂曲,在長達廿分鐘的聲響中,沒有任何停歇的片段,並以「廿三把弦樂器的獨奏」代表廿三位音樂家以獨立的聲部作綿密的音樂網絡交錯,這對一般指揮交響樂團已是高難度的演奏曲,更遑論台灣絃樂團以無指揮室內樂團的形式呈現這曲理查‧史特勞斯近七十年浪漫音樂生命的最後一瞥。

  這場於春季尾聲悠揚的夜間音樂會,以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 Tchaikovsky, 1840-1893)當年最後一首執作的室內樂作品《佛羅倫斯的回憶》作為終章 (String Sextet in d minor, Op.70 “Souvenir de Florence”),斯拉夫的素材讓地中海的明亮與迷人的托斯卡尼風光,在閃亮卻安詳豁達的金輝下轉換成快樂的回憶,現場聽眾彷彿隨著柴可夫斯基從義大利回到俄羅斯,一起回想屬於那段絢麗的夏日時光。【李昱弘/報導】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