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劉克振:產業物聯網未來十年風潮(上篇)-第三波數位革命下的共用與共創
不久前,我們的董事長劉克振先生參加了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的中歐高層管理論壇,並在會上分享了研華在第三波數位革命下共用與共創的經驗。ACN小編小A整理了克振的演講內容、分為上下兩篇,提供給同仁參考。
本期為上篇,以克振為第一人稱,講述未來十年,物聯網將走向何方?在克振看來,物聯網的邏輯是分享經濟,物聯網將推動產業走向共用與跨界整合。在此背景下,企業需要更有彈性的組織格局,「共創」應運而生。
下篇克振將為您具體闡述研華在共享、共創上是怎麼操作、落地的。
我開始今天的主題,物聯網未來十年。我希望能夠讓各位更瞭解物聯網確實未來十年會改變世界,帶給很多人壯大的機會。這個產業的本質,在各行各業,尤其是傳統產業的經營模式將會有重大典範轉移。
物聯網的邏輯是分享經濟,物聯網將推動產業走向共用與跨界整合。
這裡分享一本書《第三波數位革命》,其中提到傳統產業,因為互聯網的關係產生質變,互聯網也就是物聯網的代入,使這些傳統產業將有巨大改變,追求第三波數位革命。
【三波數位革命發展的特點】
基於這本書,我整理出第三波數位革命的三個重點。
第一點,物聯網、雲服務、大資料將促成傳統產業重大革新。哪些是傳統產業,工廠、醫院、零售、物流、環保交通等等,這都是傳統產業。在這個潮流下專注應用產業雲服務的S/I將有巨大成長機會。滴滴打車是計程車翻新,這也是傳統產業,只是它沒有物聯網,只有互聯網。傳統產業加入雲服務,是指實體的傳統產業。
第二點,物聯網的發展務必找夥伴形成跨領域的整合。這個夥伴是誰呢?可能是政府單位、或者傳統產業大公司加上科技平台提供者,這樣的共創很可能是未來的潮流。為什麼需要政府、科技平台的加入呢?首先,傳統產業大公司的遊戲規則,需要生態鏈重組,需要政府核准加入政策等,因此政策與產業規則需重新制定,與政府的關係就很大。第二,雲服務、大資料平台尚未發展到簡單應用狀態,目前為止的物聯網平台還在運作初期,需要科技平台提供者的加入,促進傳統產業的進化。
第三點,第三波新創企業,我個人認為以共創模式產生的具有遠見的S/I公司會是第三波贏家。共創這個詞,等下我會細講。
物聯網應用有三個主要的範疇,工業4.0包含智慧工廠和設備聯網這兩個大領域;智慧城市大致是智慧交通、環保、能源和公共服務等細分領域;智慧服務,我定位是醫療、服務、零售、物流。
上圖是研華自己對未來的30年物聯網發展提出的預測。
第一波(藍線),物聯網的硬體平台,就是嵌入平台。研華在此幾乎是一個國際領先的企業。不過這條線到2020年後基本上就停滯了,因為技術已經到達成熟。
第二波(橘線),嵌入式硬體跟物聯網平台開始跟雲軟體整合成一種解決方案,研華叫做Solution Ready Package(簡稱SRP)。在最新發佈的《工業互聯網白皮書》中,提出一個名稱叫工業APP,我覺得蠻有道理。第二波就是所謂工業APP,所謂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半成品,軟體、硬體結合在一起成APP。但它和手機APP不太一樣,不能直接使用。它是半成品,還要交給第三波的雲服務公司來集成到裡面。我們定義的第二波工業APP是通用的。比如數位看板、戰情室,這種就是工業APP,它還要被雲服務公司集成垂直解決方案才會服務到民眾去。
第三波(綠線),物聯網時代真正發展到後來,真正飛上天的大概是第三波雲服務公司,這些雲服務公司專注垂直產業。第三波的公司,怎麼讓它發生呢。我提出「共創」,共創雲服務公司。研華在戰略推敲以後決定留在第一波和第二波,第三波想跟我們的下游共創。共創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去促成、去支援,甚至去小幅投資,這個投資低於50%,不是作為主導者。
為什麼物聯網第三波用共創模式才會成功?
● 傳統產業(B2B)轉型, 需要有規模之Domain業者與科技平台提供者大力加持才容易加速發展。
● B2B行銷必須要有信用才能成功,企業協同才能有效國際化,也才能說服中大型客戶買單。
● 關鍵人才的形成需要共創模式,不同背景不斷磨合後才能形成核心團隊。
共創具體如何構成?
共創是三方共創,分別是具有垂直產業知識的傳統產業公司、像研華、華為、海康這樣的技術提供者以及創業團隊。
當然共創一定是垂直、專注,你不能做醫院又做零售,一定要專注。你需要雲平台、物聯網平台,可以用阿里巴巴的雲,也可以用研華的WISE-PaaS,這樣的共創會是未來的機會。
共創的內容、物件、行業,有以下幾個行業可能性↓↓↓
上篇,我們就講到這裡。【點我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