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世界頂尖科技企業作東風 傳統藝術人才展翅高飛

  財團法人研華文教基金會於106年12月6日與國光劇團締約,承諾先以三年為期,穩定支持國光「臺灣京劇接班人--青年人才培育計畫」,由國光張育華團長與研華基金會林基在總監代表完成簽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大家長吳榮順主任也蒞臨見證了這場企業與藝術共譜的佳話。


為戲曲未來 建構系統性人才培育機制
  為化解臺灣京劇人才斷層燃眉之急,國光劇團自102年開始,即針對有潛力的青年從業者進行重點培訓,經過多方嘗試與探討,確立「臺灣京劇接班人--青年人才培育計畫」,以六年為期,自105年至110年,一方面提供以京劇為職志之青年演員專業的訓練課程、分階段排練,逐步精進技藝及舞台呈現,並藉由正式演出規劃,考評及落實技藝的學習與舞台實戰經驗的累積。
  同時,藉由本計畫實際演出執行,往下延伸至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戲曲音樂系及劇場藝術系「建教合作」提供學生實習與演出平台,磨合青年演員與兩系學生的演練默契,期望完整培育青年演員整體面向,促使計畫效益得以加乘,強化戲曲人才培育的生態及環境。
想要做得完整,除了全心全力的投入,背後的助力更不可少。
智能地球推手 專注並持續力挺傳統藝術
  研華科技1983年創立以來,已成為全球系統整合及設計服務的領導廠商,朝著「智能地球推手(Enabling an Intelligent Planet)」願景前進。隨著企業急遽的成長,1997年成立基金會,更有效且饒富創意地實踐研華追尋「創新科技豐富人類生活」的理念,同時秉持以人為本、利他精神、誠信篤實的企業文化,在公司內部、產業以及世界村各面向都盡己之力,扮演「美滿人生」的推手。
  研華基金會的社會關懷雖然多元,但十年來對於「傳統藝術」投注的資源與心力,有著令人驚嘆的持續能量與創意發展。2007年研華先以臺北市立國樂團為主要對象,除了一般最常見的優惠購票,或是包場提供員工聆賞,更贊助國際出版發行、巡迴推廣、並延伸至教育傳承,持續迄今累積的豐碩成果,早為企業界與藝文界的美談。
從國樂切入 與傳統結了不解之緣
  臺北市立國樂團在藝術與創意上的拼搏,還有對國樂融入今日社會的努力,也讓研華這樣的世界級夥伴帶著欣賞的眼光,以及與有榮焉的感受,更進而了解:臺灣傳統藝術界需要更多的關懷與支持。
  2012年起,因著基金會的超級志工--戲曲學院退休教師林月香架起的橋,研華在國樂之外,開展了對於戲曲薪傳的支持。與戲曲學院一開始的「合作」,還是在贊助該校師生的國內外巡迴演出為主,但基金會認為傳統藝術的薪火相傳必須更聚焦,在多次與校方的研討後,簽訂了為期三年(104-106學年度)的雙計畫:「華星巡迴展演」與「華菁苗尖培育」。


為傳統藝術人才培育奠基 主動積極扮演傳統推手
  華星巡迴展演一方面讓校內製作得以在臺灣北中南專業場館巡演,厚植演出經驗,並開拓能見度與知名度,同時更嘉惠偏鄉學子與廣大觀眾;而華菁苗尖培育則企圖跳脫制式教育的綑綁,讓天賦與努力兼備的年輕學子,得以親炙兩岸名家大師,貼身傳授看家本領,並於期末舉辦成果展遴選獎勵。
  除了將資源帶入戲曲學院,研華基金會也以潛移默化的方式讓戲曲走入企業,特別是有眷屬同在的員工活動中,讓企業上下「眼見為憑」對戲曲表演有感,更主動推薦至國內外科技產業界甚至國際會議上,讓精湛的傳統藝術贏得世界的讚嘆。基金會董事會更通過特別預算,贊助戲曲學院老舊教學大樓設施的整建工程。
  與戲曲學院的結緣,更加明確化了研華的文化藝術關懷「以傳承發揚傳統藝術為核心」。2015年十月,研華基金會獲得文化部第12屆文馨獎 - 企業文化獎。


為戲曲界新苗生涯發展鋪路搭臺
  作為一個領導品牌,研華深切了解人才培育在校園之後,如何在職場站穩腳步並且獲得試煉展現的舞台,至為重要。國光劇團的京劇接班人計劃,正好貼切地扣合了研華基金會在資源投入戲曲學院之後,更宏觀地對人才培育的前瞻性思維。
  然而與國光劇團的緣遇並非偶然,早在2007年《快雪時晴》首演,因為研華基金會長期支持的臺北市立國樂團前團長鍾耀光擔任作曲及指揮,有了美麗的開端。然而更重要的還是超級志工林月香老師的穿針引線,促成兩股臺灣優質力量的攜手。研華基金會將從2018~2020年每年贊助國光劇團青年人才培育發展基金,成為「臺灣京劇接班人--青年人才培育計畫」的堅實後盾。
  感謝研華基金會,以及許許多多像林月香老師這樣堅定而持續的民間支持力量,最是傳統藝術在世界全速朝向科技化與全球化的孤獨道路上,一份最大的安心與篤定。期盼這樣安靜卻深刻感人的故事,能夠感動更多民間的力量,讓傳統站得更穩,更有創意與活力。【國光藝訊/郭耿甫報導】

返回列表